
EJU考試采用文理分科的評估體系,考生需根據自己未來希望攻讀的專業(yè)方向選擇相應的考試科目組合。考試總分為850分(日語400分+綜合科目/理科200分+數學200分+作文50分),成績有效期為兩年,這意味著考生可以靈活安排考試時間,用最優(yōu)成績申請大學。
與日本國內的中心考試(類似中國高考)不同,EJU專門針對外國留學生設計,因此在題目難度和考查重點上有所調整。考試內容更注重基礎學力和實際應用能力,而非高難度的解題技巧。盡管如此,近年來EJU數學科目的難度呈現(xiàn)上升趨勢,大有與中國高考齊平的趨勢,這要求考生不能掉以輕心,需認真準備每一科目。
日語科目
分值:400分
時長:125分鐘
1.記述(作文):要求考生在30分鐘內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,題目多圍繞與留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,如校園生活、社會現(xiàn)象等。這部分雖然只有50分,但部分頂尖大學(如東京大學)特別看重作文成績,將其作為評估學生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的重要依據。
2.聽解與聽讀解:共65分鐘,包含27道題目,內容以大學課堂討論、校園公告、學術講座等學術場景為主。這部分的特點是語速快、信息密集,幾乎沒有慢慢思考的余地,要求考生具備瞬間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。根據JASSO統(tǒng)計,中國考生在這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僅為58%,主要原因是缺乏針對學術場景的聽力訓練。提高聽力的有效方法包括:每天進行NHK新聞聽寫訓練,重點掌握學術詞匯(如「仮説」「検證」)和接續(xù)詞(如「にもかかわらず」「したがって」);分類突破不同場景,如新聞類、校園場景和學術討論。
3.讀解:要求在40分鐘內完成25道題目,平均每題僅1.5分鐘,時間壓力極大。文章類型涵蓋社會問題、科技發(fā)展和文化現(xiàn)象等,雖然詞匯和語法難度控制在N2至N1水平,但快速閱讀和理解能力至關重要。高效的備考策略包括:培養(yǎng)3分鐘/千字的閱讀速度,建立關鍵詞定位能力;掌握"先讀題干圈出關鍵詞,再跳讀文章找對應段落"的解題技巧。通過《留學生のための大學?大學院進學の日本語》等教材進行針對性訓練,可以有效提升閱讀速度和準確率。
文科綜合 & 理科綜合
文科綜合科目涵蓋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地理、歷史五大領域,全部為選擇題,共80題左右,總分200分,考試時間80分鐘。這門考試主要評估學生對現(xiàn)代社會的基礎理解與邏輯分析能力,特別關注日本國內外的重要議題。在經濟部分,常考GDP計算、供需關系、財政政策(如安倍經濟學"三支箭")等內容;社會部分則聚焦少子化對策(如"地域密著型保育園")、移民政策(特定技能簽證制度)等熱點話題。歷史方面,日本近現(xiàn)代史(明治維新、戰(zhàn)后改革等)和世界史與現(xiàn)代社會制度的關聯(lián)是重點。備考文科綜合時,考生應:強化邏輯理解能力,特別是快速解讀圖表與數據的技能;建立關鍵詞體系(如「少子高齢化」「持続可能な社會」「SDGs」等);關注日本國內外社會時事,這些常被作為考題背景素材。
值得注意的是,文科綜合考試中存在一些對中國考生而言的"陷阱":中日對某些歷史事件的解釋可能存在差異,考生需調整認知角度;地理部分需重新記憶日文專有名詞。有統(tǒng)計顯示,中國考生在近現(xiàn)代史部分的失分率高達41%,主要集中在昭和時代經濟泡沫、平成改革等知識盲區(qū)。因此,使用《現(xiàn)代の社會》系列參考書系統(tǒng)梳理知識點,配合歷年真題練習,是攻克文科綜合的有效方法。
理科綜合科目要求考生從物理、化學、生物中選擇兩門,每科100分,總分200分。考試同樣采用選擇題形式,時間80分鐘。理科考試內容以日本高中教材為基礎,但范圍較中國高考更窄,深度要求相對較低。物理常考力學(運動方程式、能量)、電磁學(電磁感應)等;化學側重基礎化學、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;生物則關注遺傳與基因、細胞功能等內容。備考理科綜合時,考生應:先掌握基礎概念,再通過刷題鞏固;關注中日術語差異(如「酸化還元」對應"氧化還原",「電位差」對應"電位差");重點訓練圖表題解讀能力,這是理科考試的常見題型。
對于理科生而言,實驗現(xiàn)象解釋和公式推導能力尤為重要。例如,物理中的"勒沙特列原理的應用"、化學的"中和滴定誤差分析"等都是高頻考點。此外,雖然答案正確很重要,但日本評分特別注重推導過程,即使最終答案錯誤,完整步驟仍可獲得70%分數,因此考生應養(yǎng)成詳細書寫解題過程的習慣。
數學科目
EJU數學科目分為數學Ⅰ(文科方向)和數學Ⅱ(理科方向),考生需根據自己報考的專業(yè)類別選擇相應考試。雖然兩類數學考試的總分相同(200分),但考查內容和難度存在明顯差異,備考策略也應有所調整。
數學Ⅰ主要面向社會科學、人文學科方向的考生,內容相對基礎,涵蓋初中和高中低年級的數學知識。具體包括:數與式、一次/二次方程與不等式、二次函數、三角比、平面圖形、集合與邏輯、概率等。備考數學Ⅰ的關鍵在于:熟練掌握基礎概念和公式;攻克易錯題型(如絕對值不等式、分數方程式等);建立錯題本,按錯誤類型歸類(如"計算失誤"、"公式誤用"等)。雖然數學Ⅰ難度不高,但由于考試時間緊張(80分鐘完成約20題),考生仍需通過大量練習提升解題速度和準確率。
數學Ⅱ則針對自然科學、工程學方向的考生,難度顯著提高,涵蓋高中高年級及部分大學一年級內容。除數學Ⅰ的內容外,還包括:高等函數(指數、對數、三角函數)、微積分基礎、向量、復數、數列、排列組合等。數學Ⅱ的難點主要集中在:微分積分(約占30%分值)、復數平面和立體幾何。備考數學Ⅱ時,考生應:熟悉日本特有的解題符號體系(如「∵」表示"因為",「∴」表示"所以");掌握"和算"文化中的特殊題型(如鶴龜算、流水算);重點突破微積分和概率統(tǒng)計(兩者共占約55%分值)。使用《EJU數學対策問題集(コース2)》等教材,配合限時訓練(目標45分鐘內完成20題),是提升數學Ⅱ成績的有效方法。
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?zhèn)淇迹灰p敵,爭取一次考過!老師真心祝愿同學們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,實現(xiàn)留學夢想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