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速通一下,在個人陳述的寫作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容易被忽視的點~
本文干貨滿滿,建議收藏哦!

1.內容真實可信是個人陳述的基本要求,任何夸大或虛假陳述一旦被發現都將導致申請失敗。在寫作時,應挖掘自身經歷中真正有代表性、能反映你個性與能力的事件,而不是編造"驚人"的故事。同時,內容必須針對申請的具體專業和學校,展示你對該領域的理解和熱情。若申請醫學專業,可講述在醫院的志愿者經歷,如何幫助患者,從中對醫學產生更深感悟,以及自己為學習醫學所做的準備,如閱讀醫學科普書籍、參加線上醫學講座等。對于藝術設計專業,則需要分享創作作品的靈感來源、創作過程中的挑戰與突破,以及對日本藝術設計風格的理解與喜愛。
2.專業認知是日本招生官特別看重的部分。你需要展示對所申請專業的深入了解,而不僅僅是模糊的興趣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展現專業認知:提及該領域的重要學者或理論;討論專業相關的最新發展趨勢;分享你為解決某個專業問題所做的嘗試;或者表達你對專業領域某些爭議性話題的思考。例如,申請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寫道:"通過閱讀巖井克人的《貨幣論》,我開始思考后金融危機時代貨幣政策的內在矛盾,這種思考促使我系統學習了行為經濟學的基本原理,并嘗試用這些理論分析中國消費者的儲蓄行為特征。"
3.學校匹配度是另一個需要重點闡述的內容。你需要展示對目標院校的深入了解,說明為什么這所學校特別適合你。可以通過提及學校的特定課程、教學方法、教授的研究領域、校園文化或特殊資源來體現這種匹配性。例如:"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特有的'主題別教育'模式特別吸引我,尤其是'現代社會問題群'課程體系與我關注全球化與社會創新的興趣高度契合。我希望能加入小林教授的研究小組,探討東亞地區的社區營造實踐。"這樣的表述顯示出你對學校有深入研究,而非隨意選擇。
4.語言表達直接影響個人陳述的可讀性和專業性。使用準確、流暢的語言至關重要,盡量避免語法錯誤,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在詞匯選擇上,應避免生僻詞匯和過于復雜的句子結構,簡潔明了地表達你的想法,確保招生官能輕松理解你的意思。同時,也要注意避免用詞過于簡單或口語化,適當運用多樣化的詞匯和句式,展現語言功底。比如,不要總是使用簡單的"我喜歡...",可替換為"我對...懷有濃厚的興趣與熱情"。
5.邏輯銜接是很多申請者容易忽視的方面。合理運用連接詞,使文章過渡自然,如"此外""然而""因此"等,增強文章邏輯性。每個段落應有明確的主題句,段落之間要有自然的過渡,整篇文章形成連貫的論證過程。避免跳躍式的思維和碎片化的表達,這會給招生官留下思路不清的印象。在描述經歷和觀點時,使用生動具體的語言,讓招生官有身臨其境之感。比較以下兩種表達:"我參加了生物社團"與"作為生物社的創始成員,我帶領5位同學設計了'校園植物圖譜'項目,通過半年的標本采集、分類和拍照,最終制作了包含87種植物的電子圖鑒,并在學校科技節獲得最佳項目獎。"顯然后者更有說服力。
一份出色的個人陳述往往需要6-8周的時間反復打磨,建議申請者盡早開始這一工作。通過精心準備和真誠表達,你的個人陳述定能在眾多申請中脫穎而出,為你的日本留學之路打開成功之門。
